Library of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FANG Weimiao, WU Zhenling
摘要: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圖書信息大樓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其標志性建筑的定位。而45m的限高和有限的用地又決定了建筑形體不能向著挺拔或者舒展方向發展。我們決定以接近正方體的穩重體量與周圍的條狀建筑形成差異。主樓的各種功能空間被一個纖維增強水泥板包覆的遮陽系統所統一,形成獨特的立面表情,模擬了書架和書本的形態。此外,設計考慮設置中庭,把體量撐開的同時將自然光引入。冬季來自頂部的太陽輻射熱可聚在中庭內蓄熱;夏季則能將中庭天窗開啟,通過自然拔風形成空氣循環。項目位于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威海校區的校園中心,南門主軸線和東門次軸線的交匯處,總建筑面積30,945m2,建筑9層、高度44.85m。原校園整體規劃中,圖書信息大樓所在的圓形基地被4棟教學樓所包圍。而實際情況是除了東南側教學樓外,其余3棟教學樓均已建成。未建教學樓所在的場地為填海留下的一大片水面,一直向北延伸至生活區。與周邊幾個學校相比,我們認為這個水面在學校里的位置和尺度都比較恰當。在學校建設用地儲備還相當充裕的前提下,我們和規劃設計單位都強烈建議學校保留這片有特征且能暗示場地歷史地理的水面,得到了學校多數領導的認可。由此,我們順理成章地選擇了非對稱均衡的形體構成。雖然在項目設計過程中受到過數位領導的質疑,非對稱均衡的形體構成從方案到施工圖一直得以堅持。此外,投標階段的用地紅線是一個正圓形,這激發了我們設計一座帶有圓形邊界建筑的興趣。投標方案的主樓和裙樓是被部分切邊的同心圓。切邊滿足了大部分功能空間的方正好用。隨著方案的深化推進和各方意見的加入,主樓西北、裙樓東南兩條柔和的弧線雖有所弱化,但也一直被保留到了最后(圖1-5)。建筑形體可以明確地被區分為基座、主樓和裙樓3個主要部分。我們在進行建筑功能分區時著重考慮其與形體的對應關系——基座內是閉架密集書庫和信息中心,主樓是閱覽室和辦公區域,裙樓是報告廳,會議室和自習室。主樓從剖面看,一層為書庫,二層為大廳和總服務臺,三~六層為開架閱覽室,七層為專題展廳,八、九層為行政辦公空間(圖6、7)。1-機動車庫 2-設備機房 3-電梯廳 4-書庫 5-采編用房 6-休閑閱覽室 7-總服務臺 8-閱覽室 9-圖書館大廳 10-臨時展廳 11-中庭 12-會議室 13-展望廊 14-辦公室 15-休息廳 16-信息中心機房 17-自習室 18-200人報告廳 19-500人報告廳 20-展廳 21-報告廳門廳 22-平臺 23-管理員間 24-培訓室標準閱覽樓層從平面看,南北為開架閱覽室,閱覽區靠外,書架區居內,確保了閱覽區的光照充足;西側為由樓電梯、衛生間和設備用房等組成的“服務空間”;東側為休閑閱覽區,和中庭以及窗外的湖面分別形成互動;中心則是一個平面尺寸約16m×25m的6層通高中庭(圖8、9)。1-機動車庫 2-設備機房 3-電梯廳 4-書庫 5-采編用房 6-休閑閱覽室 7-總服務臺 8-閱覽室 9-圖書館大廳 10-臨時展廳 11-中庭 12-會議室 13-展望廊 14-辦公室 15-休息廳 16-信息中心機房 17-自習室 18-200人報告廳 19-500人報告廳 20-展廳 21-報告廳門廳 22-平臺 23-管理員間 24-培訓室項目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其標志性建筑的定位。而45m的限高和有限的用地又決定了建筑形體不能向著挺拔或者舒展方向發展。我們決定以接近正方體的穩重體量與周圍的條狀建筑形成差異。力爭做足45m的限高以及總面積和單層面積的限制讓層高的分配變得異常關鍵,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用幾種基準層高對應著幾種基本功能空間。例如,書庫和標準閱覽室的4.5m,頂層辦公室的3.9m,二層圖書館大廳的4.8m等等。在基本分配完畢后,由于面積余量不足以增加一個標準閱覽層,而建筑高度則還有富余。我們決定把三、四層使用頻率最高的閱覽室層高做到6.75m,讓這兩層層高之和正好相當于標準閱覽室的3個樓層。這樣,這兩層每層可以增加一個夾層藏書空間(圖10),閱覽區也更顯高敞透氣。主樓的各種功能空間被一個纖維增強水泥板包覆的遮陽系統所統一,形成獨特的立面表情,模擬了書架和書本的形態(圖11-14)。前述三、四層層高加高的閱覽室,在立面上看還是三層,確保了立面的勻質統一。僅在頂層結合屋面展望廊,將遮陽構件拉高,完成形式上的頂部收頭。
11立面細節 喦建筑丨趙賽 攝
12南向大臺階 喦建筑丨趙賽 攝
13 東立面
14 南立面設計考慮設置中庭,把體量撐開的同時將自然光引入(圖15-17)。冬季來自頂部的太陽輻射熱可聚在中庭內蓄熱;夏季則能將中庭天窗開啟,通過自然拔風形成空氣循環。在暖通專業的強烈要求下,我們通過界面的設置將中庭、休閑閱覽區與各層閱覽室及服務空間完全隔開,使得主要閱覽空間在冬天和夏天均獲得了較好的空調效果。立面上厚重遮陽構件的設置柔化過濾了海邊強烈的陽光。遮陽構件在各面的形式有所差異——其中東、南向一致,為上下層錯格布置;北側的雖無遮陽作用,但均勻設置之后,將其后的外墻實體部分增加,使窗墻比下降以更好地抵擋冬季西北風侵襲,同時立面還能與其他面保持協調一致;西側則將外墻實體部分進一步增加,并讓遮陽構件轉90°平行于立面布置,有效的遮擋了西曬光線。暖通空調系統的選擇也值得一提??紤]到建筑室內大空間多,實體墻少的前置條件,設計未額外做當地標配的暖氣片供暖,而是采用夏冬兩季均可用的水系統中央空調。其中閱覽室、門廳、報告廳等高大空間采用全空氣系統,回風和新風混合后經組合式空調機組冷(熱)處理后送入空調區域;小空間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中庭地面做低溫地面輻射供暖作為冬季熱空調的補充??紤]到八、九層辦公區域和圖書館使用時間和使用特點上的不同,設計采用可變冷媒流量多聯式空調室內機加全熱交換式新風機組以增加使用靈活性,降低使用能耗。